攝影并撰文/胡 賀 胡雪峰 特約記者 童祖靜 新華社記者 李秉宣 韓學揚
4月25日,對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南京路上好八連”而言,注定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1963年4月25日,八連被國防部授予“南京路上好八連”榮譽稱號,隨后成為家喻戶曉的“霓虹燈下的哨兵”。
2017年4月25日,八連由原部隊轉隸到作戰部隊,踏上浴火重生之路。
經歷過轉型最初的陣痛,八連在全旅率先完成戰備秩序規范,獲得基礎訓練、濱海訓練、小隊連貫考核3項總評第一。
官兵開展戰術訓練。
快速奔襲。
交替掩護,抵近偵察。
開展滑降訓練。
八連以新的姿態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在中外聯演聯訓中,戰士吉木此呷代表連隊走出國門,與來自國內外上百名精英同臺競技,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名;
在陸軍組織的比武中,前期手部負傷的戰士袁家平專攻腿法,在備戰的最后1個月練破了4個沙包,最終獲得70公斤級格斗冠軍;
在陸軍組織的小隊集訓中,八連代表旅隊出戰,小隊長朱春來、鄭大偉、曹睿峰先后成為陸軍“十佳小隊長”。
這樣就滿足了嗎?八連轉型的目標是什么?一直是八連官兵思考的問題。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八連組織官兵開展“2027年,我拿什么向習主席報告”展望活動。每名官兵給5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在信中寫下個人的奮斗目標。
“軍人生來為勝戰,強軍夢是至高的追求,用1年時間達到所有課目‘優秀’,3年時間成為全旅軍事訓練尖子,5年時間……”副小隊長張義龍在信中寫道。
連隊干部說,開展這一活動,就是引導官兵把個人夢想融進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奮進征程。
新征程呼喚新八連,去年一次實戰化演習讓八連如獲新生。
作為聯合體系支撐下的精兵,八連以小隊為單位整建制參加這次演習。演習中,各小隊不僅需要隱蔽登陸完成超負荷長距離滲透,還肩負探索新型作戰樣式等重要任務。
演習期間,小隊長黃安歌帶領小隊執行“敵后偵察”任務,撤退時被“敵人”發現。為了完成團隊任務,黃安歌用自己引開“敵人”,和小隊分頭撤離?!澳且豢虥]多想,演習就是實戰?!秉S安歌說。
“挑戰極限”,是副小隊長吳強強談起這次演習說過最多的話。他所在小隊登陸過程中,隊員們落水,背囊被打濕?!八麄儽持咏匠V亓績杀兜呢撝?,攀上十幾米高、近乎垂直的崖壁,走過遍地荊棘的陌生地域,完成了數公里的隱蔽滲透,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敵人’面前?!眳菑姀娬f。
嚴格訓練,磨練意志。
官兵進行編隊長游訓練。
開展穿越火障訓練。
開展極限體能訓練。
演習回來,大家干勁更足了。
黃安歌帶領隊員分類梳理出上百種實戰情況下小隊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及相應的處置方案。他說,作為小隊長,自己的臨機決策可能決定著自己和戰友們的生死,乃至整個行動的成敗。
訓練場上,吳強強進行極限體能訓練時,主動給自己設置各種意外情況?!耙朔鞣N不利因素嚴格訓練,才能更接近實戰?!眳菑姀娬f。
…………
“八連的目標就是一切向實戰看齊,加速形成打贏能力,淬煉為勝戰刀鋒?!边B長說。
八連是時代的縮影,更是人民軍隊闊步轉型、加速向前的縮影。
毛澤東同志寫下的《八連頌》,如今依然高掛在連隊:好八連,天下傳。為什么?意志堅。為人民,幾十年……
走過一個甲子,八連沒有忘記自己的傳統,更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不斷探索著“南京路上好八連”新的歷史使命和發展目標。
“過去我們在街頭為人民站好崗,如今我們在戰場為人民打勝仗”,這是八連官兵共同的心聲。
編輯/宋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