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并撰文/周子鈞 周之棟 胡少龍 楊東龍
“石碑上刻著的418個名字,是我們旅隊自成立以來涌現出的418名英雄,他們為了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久前,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官兵走進旅隊烈士陵園,“漢江逞雄”連指導員劉巧正結合旅史講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激勵官兵不忘初心、不斷奮進。
該旅前身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第1師,在不同歷史時期涌現出眾多英模單位和享譽全軍的英雄模范,旅隊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底蘊厚重。
黨員在英模園重溫入黨誓詞。
旅“強軍標兵”王曉濤在連史館為連隊官兵講解“紅三連”歷史。
集合號吹響,“漢江逞雄”連官兵聞令而動,迅速集結。
“漢江逞雄”連官兵在執行任務前高唱戰歌激發斗志。
炮兵分隊進行夜間實彈射擊。
漠北戈壁錘煉打贏本領。
遠程火力打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軍史學習教育,繁榮發展強軍文化,強化戰斗精神培育?!白鳛樾聲r代的英雄傳人,我們要向紅色歷史學習,向革命先輩學習,不斷淬煉戰斗精神,激勵官兵為強軍興軍貢獻力量?!睋撀妙I導介紹,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中,他們努力打造“鋼鐵戰神宣講隊”“陣地強軍故事會”等強軍文化品牌,建強基層理論骨干隊伍,引導官兵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充分利用身邊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開展走進旅烈士陵園和營連史館學黨史軍史活動,激勵官兵強化使命擔當、矢志奮斗強軍;充分利用“榮譽墻”,繪制連史走廊,進一步營造“賡續血脈、創優爭先”的濃厚氛圍;精心選取旅史中50個經典戰斗故事作為教材,還原歷史細節,使官兵在一個個蕩氣回腸的英雄故事中感悟光榮歷史,激發血性膽氣。
“當年,前輩們不畏強敵,毅然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如今,我們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讓《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發出新時代回響!”在一次學習討論活動中,一級軍士長徐玉軍的發言引起官兵的強烈共鳴。
官兵的鏗鏘話語表達了牢記使命、奮斗強軍的堅定決心。作為陸軍一支新質作戰力量,近年來,該旅的裝備陸續更新換代。為加快新式武器裝備形成戰斗力,該旅在嶺南腹地苦練本領,赴漠北戈壁催生戰力,逐步實現從“固位發射”到“機動打擊”、從“火力覆蓋”到“點穴精打”的跨越式進步,部隊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編輯/劉 妍